工艺玻璃

手工银壶工艺大全

发布时间:2024/8/20 14:01:23   

1、一张打

“一张打”又称“张打”或者“一片造”,一片造主要分为三个境界:初级常见的为壶身一片造,高级的为口打出一片造,还有罕见的工艺最难的口耳一片造。

壶身一片造

壶身与壶底为一张银片打出,壶嘴焊接到壶身上,此种工艺属于较常见的工艺。虽说常见,但匠人想要熟练掌握,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口打出一片造

又称之为口打出一体壶,在壶身一片造的基础上,壶嘴也从壶身上打出;此种工艺较复杂,需要预先对壶嘴部分留厚,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技艺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因此能熟练掌握的匠人少之又少。

口耳一片造

又称之为口耳一体壶,在口打出一体壶的基础上,壶耳也是从壶身打出的。此种工艺十分罕见,不仅需要预先将壶嘴部分留厚,壶耳部分也要预留厚度,因此能熟练掌握的匠人屈指可数。

从工艺角度讲,一片造银壶的确费时费力,不过打一把壶需2-3个月的时间未免有点夸张。对于技术成熟的老釜师,打一把一片造银壶通常要5-7天,加上简单錾刻,再加1-3天,錾刻复杂的,精工细打,差不多十天半月也能打出来。说要2-3个月,多少有点炒作嫌疑,他们门下的学徒,工艺不熟练的,慢点打也花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2、雕刻

阴刻

阴錾就是很原始的工艺表现手法,也叫平雕,錾刻出的图案轮廓表面纹理一般凹于作品表面,錾的是花纹本身,线条简洁明了

阳刻

也称浮雕,也分为深浮雕,浅浮雕,是把图案纹理凸出作品表面,呈现立体感,触感明显,錾去的是花纹外的余料,把多余的部分裁平

镂空雕刻

镂空是錾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在片或胎型上錾出花纹后,再顺花纹边缘先錾刻,錾刻时要錾掉设计中不需要的多余部分,形成透空的纹样,在银壶上所用较少,一般壶钮会较多运用,更多是体现在配件和摆件上

3、戗錾

戗(qiang),也称之为刻,银壶錾刻工艺中特殊的一种,是在平面上戗出沟槽线,使纹样形成凹凸面,造成明暗差异,以表现其立体感和空间,呈浅浮雕的效果。

戗錾有别于平錾,浮雕錾,是一种对工艺要求极高,对匠人要求最为苛刻的錾刻工艺。纯手工银壶的壶壁厚度一般约在0.7mm—1mm之间,在银壶的壶壁上戗刻花纹,需要使用特殊的錾刀剔除0.3—0.5mm厚度的银子,使錾刀所过之处成为凹槽,这样由于光线的反射差异造成明暗变化,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戗刻是个细活,戗无锋,刻有锋,讲究“指力、腕力、腰力”的协调配合。錾刻银壶纹样的时候,需要准备几十把不同用途的錾子,在敲打的过程中将气力凝聚到小锤上,然后把握好之间的力度,将其传送到金属錾子上,锤子紧跟着凿子,手指捏着凿子时抬时转,最后在银壶表面形成一条条纹理。

4、复古做旧

银壶长时间接触空气中的硫,壶表面就会由白变黑,再变褐色,最终变成一种黑黑的质感,也就是评说所说的氧化。而银壶做旧工艺,其实就是一种人工加速银壶氧化的过程。

进行做旧处理时,工匠会根据银壶的器型和纹路,使用含有硫化物的中药材或其他材料,对银壶表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氧化处理,从而使银壶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深浅

经过氧化做旧处理的银壶,壶的表面会呈现明暗的层次感,錾刻纹理凸显更加清晰,壶整体显得沉稳,端庄,更具韵味。同时复古银壶会隔绝银和空气中的氧化物质接触,稳定性更高,不容易出现自然氧化的现象,更容易保养。银壶在使用之后经常擦拭表面,壶身的纹理会越擦越亮,时间久了,壶表面会形成一层自然包浆,整体会更加温润

5、鎏金

鎏金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工艺。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

主要是将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高温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用于提高器物的光亮性和色泽度,从而增强金银铜器的观赏效果。

银壶鎏金需要用“涂金棍”(铜制,将其一端打扁用酸梅汤涂抹后浸入汞内,反复多次,使其沾上一层汞,晾干即成)蘸金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地抹在被器物表面,边抹边推压(现代匠师称此手法为“拴”,三分抹七分拴),以保证金属组织致密,与器物粘附牢固。

但银壶整体鎏金比较复杂,加上鎏金工艺费时费力,花费的时间要比打制银片还要长,所以匠人很少做银壶整体鎏金,一般是局部鎏金,一片洁光中映衬着金灿灿的黄,夺人眼球,例如壶钮,壶把,壶嘴鎏金。

银壶鎏金,其美观度,艺术性都会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台阶!

6、珐琅彩

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器皿中最具特色,最精美的器物。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器皿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其实就是附着在器物表面一种玻璃质的东西而已。主要是将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等为原料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研成粉末,再烧制而成的矽酸化合物和硼酸化合物的混合体。人们习惯把附着在金属材料上的叫“珐琅彩”;附着在瓷器表面的叫“釉”;附着在建筑材料上的叫“琉璃釉”而已。

7、景泰蓝

在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是特指掐丝珐琅彩。并不单是指铜胎的。金属胎的掐丝珐琅都可叫景泰蓝,所以景泰蓝还有银胎,金胎等。是一种在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所以景泰蓝属于珐琅彩,所有的景泰蓝都可以叫珐琅彩,但是不能反过来把珐琅彩叫景泰蓝。

8、烧蓝

烧蓝是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再拿到炉温大约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待冷却后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的色釉,此时色釉低于铜丝高度,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结,一般要连续四五次,直至将纹样内填到与掐丝纹相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1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