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介绍 >> 一件清雍正粉彩牡丹纹盘赏析
粉彩是清代彩瓷中的重要品类,本是外来品种,是结合欧洲美术技法在珐琅彩工艺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出现于康熙晚期,早期的粉彩器彩色较为单一,施彩较厚,由于烧制技法还不甚成熟,釉面往往有开裂,雍正时期最终成熟,无论工艺、纹饰、技法水平均为清代之冠,至嘉庆之后,制作水准大幅下降,至晚清时又不断简化工艺,成为所谓的“新粉彩”,直至被机械制瓷所取代。
粉彩属低温彩釉,先取洁净的素面瓷,打稿后用墨笔勾线,之后上料,再填彩,之后用羊毫笔蘸玻璃白料渲染纹饰,再填水颜色,方得成品,之后入碳窑在~度的温度下定彩,由于料中含砷,所以色调柔和,在渲染过程中有明显的浓淡过渡,所以易于发挥出绘画者的水平,写实性较强,同时色种丰富,康熙时期粉彩原料依赖进口,颜色仅有几种,雍正六年开始中国已经能够生产所用色料,技艺也已日臻成熟,有时一件器物上的用色达二十多种,蔚为大观。
此盘广口浅腹,圈足,内书“大清雍正年制”款。通体施透明釉,胎体细密,釉面滋润匀净,平滑莹白,光洁无瑕。盘心以粉彩绘两株牡丹袅然而生,牡丹象征富贵与春意盎然,画面色调清雅秀美。呈色丰富多变、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是一件雍正官窑的代表作,类似器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美术馆均有收藏
大英博物馆藏
雍正粉彩盘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雍正粉彩盘
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藏
雍正粉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