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玻璃

寻根仰韶读懂中国肖东渑池仰韶行

发布时间:2023/3/19 4:15:50   

渑池仰韶行

文‖肖东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特点和特产,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才艺和身份……如同标签和名片一样,可以说,一个地方的特产、特点、特色展示当地的风物、风貌、风景、风情、风采、风度。提起河南各个地市县区,耳熟能详的是:信阳的茶、南阳的玉、洛阳的花、开封的塔……至于渑池,是陶、是酒,是陶香酒吧?

文化仰韶酒

一路欢歌笑语,信阳文艺家一行30多人,乘大巴,经驻马店、平顶山、洛阳,长途奔袭多公里,早6点半出发,中午1点,进入渑池县城。干净整齐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红花绿树成荫,主干道时见中国摄影基地的牌子,昭示着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县城。最后,车停在一个厂区大门前,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仰韶酒厂。

下午,我们参观了仰韶酒厂,酒厂厂区满目望去都是仰韶文化的图案,墙上、门头、柱子、玻璃幕墙上,连水塔上都是仰韶彩陶上远古的图案,5个三足红色小人图案最是常见,花窗、石刻也是彩陶图案的体现,还有数不清的陶缸,我们一行人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参观了酒厂的生产车间,看到在窖池发酵的酒料,知道了仰韶酒是陶香型白酒,是继中国十二种白酒香型后,仰韶独有第十三种香型。陶融型白酒工艺特点:九粮、四陶、多香融合。精选高粱、大米、糯米、小米、玉米、小麦、大麦、荞麦和豌豆九种粮食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中温大曲,多维麸曲及小曲为糖化生香剂,浓、清、酱、芝香醅配比组合,采用“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贮藏、陶器盛装”,四陶工艺,多香自然融合为一,工艺独特,传承经典,智慧酿造,不拘一格,自成一格。

参观了生产车间,我们一行人来到仰韶酒文化博物馆,在里面可以看到彩陶文化的背景墙和众多名家字画。我们先观看了陈凯歌导演的仰韶酒文化的宣传片,又参观了厂史馆,了解了仰韶酒从年办厂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有历届领导班子的业绩和成果。厂史馆陈列以图片为主,夹杂着一些的实物,还设有一个彩陶坊的柜台,大家纷纷拍照留念。随后,我们信阳文艺界里的几位书法家在现场挥毫泼墨,书写了关于仰韶酒文化的的墨宝。

接着大家来到万吨洞藏酒窖,导游告诉我们,酒窖是由六层楼房构成,地下三层、地上三层,藏酒万吨,我们进入地上一层,只见里面满是装酒的陶瓮、陶坛,大大小小,架子上,地上、台子上,一个挨一个,看到让人眼花缭乱。上到二楼,还是数不清的陶瓮、陶坛、陶瓶,还有专供品酒的吧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可以定制酒,放在酒窖里,每年酒陈化都有很好的升值率。

最后,我们上到办公楼会议室,在这里信阳文艺家们和仰韶酒厂的有关领导座谈,厂领导先介绍了酒厂发展的情况,文艺家代表谈了谈对仰韶酒的感受。一个多小时后,宾主双方在友好和谐的氛围结束了座谈会。

参观完仰韶酒厂,我的直观感受,仰韶酒厂的领导和职工是一帮子真真正正做酒的人,用心做酒的人,他们不仅重视酒的品质,更重视文化做酒、做酒文化。厂区见到最多的当代书画家范增的字,酒盒、酒标上的字,大门上的字牌匾上的字,以及巨幅屏风的字,当然,还有其他名家的书法作品,举不胜举;其次就是随处可见的彩陶图案,仰韶酒厂把书法和仰韶图案巧妙的融入酒的产品、酒的文化之中,用文化作出的仰韶酒,能和别的酒就一样吗?

徜徉在仰韶酒厂,空气中弥漫着酒糟的味道,让我们在感受仰韶酒的味道的同时,也感受着浓浓的仰韶文化的味道。

仰韶文化久

早在上初中时,我就知道了渑池这个地名,那是因为课本里讲有渑池之会的典故。后来通过学习历史知道,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0年至前年,即距今约年至0年。来渑池后才知道,因年首次由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学史上,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称号——“仰韶文化之父”,他发现了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先前往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车出县城,行进在黄土的塬垅间,远处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远山就是韶山,仰韶就是仰望韶山的意思。我查看导航,看到仰韶文化博物馆暂停开放的消息,我就对同行的人说,今天仰韶彩陶估计是看不成了。车行10余里,来到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园区停下,左边一处土黄色的建筑,像一个高的陶罐型构件配上一个平顶主楼的建筑,就是仰韶文化博物馆。进到里面看到正在升级改造,像个正在装修的建筑工地,我们只好在四周转转就出来了。博物馆大门正对着像红色巨大鱼骨架的雕塑,旁边巨石上刻着余秋雨题写的“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博物馆大门左转,上到一块台地,上面就是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园区了,上面的告示牌内容如下:遗址公园于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为年河南省点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89公顷(约亩),计划总投资3.2亿元。重点保护区的文保项目和文物展示项目,占地余,设计总投资1.6亿元,遗址公园将仰韶文化博物馆、发掘纪念地、文化层断面、考古展示区等景观穿点成线,形成“一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两环(仰韶环壕、龙山环壕)、三广场(仰韶广场、韶乐广场、韶华广场),四点(先后四次发掘纪念点)、五园(考古展示园、考古体验园、聚落模拟园,仰韶陶醉园、韶脉水乐园)的展示结构。

站在遗址公园环顾四周,黄土黛山绿树蓝天,不禁想象,六七千年前,一群华夏先民,也就是一群仰韶人,白天刀耕火种之余,用脚下的黄土烧制了诸如小口尖底瓶等红陶,又用黑色颜料在上面绘制了各色图案,这些热烈奔放的图案,成为远古的图腾文字的根源。还能想象,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仰韶先民们在此点起火把或篝火,彩陶器皿里,装满美食美酒,大家载歌载舞,啖食欢饮,兴尽而眠,这样的场景又被绘制成彩陶图案,告诉世人一个关于彩陶关于酒关于一场欢聚的故事。

可以自豪地说:当世界上别的民族还在茹毛饮血时,仰韶文化点亮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仰韶仙门山

参观仰韶村国家考古址公园后,我们接着前往仰韶仙门山。仰韶仙门山是仰韶酒厂开发的新景区,去年才建成投入使用。景区把仙文化、酒文化、仰韶文化贯穿其中,更有十里生态洞藏——陶香洞天。

车停在三山夹一峡谷的停车场,一进仙门山的山门,夹道的红山山绿树携带着出山的溪流,逼入眼帘,一条平整的盘山公路宛如画卷里的玉带,从山的深处蜿蜒到脚下。

我们在导游小姐的指引下,第一站先探访正对山门的十里酒洞——陶香洞天。进入洞门,我们看到了一个满是陶罐的洞藏,分上下两层,并排放着一个个巨大的陶瓮,一个挨一个,看不到尽头。洞只修了约五百米,里面的陶罐数以千计,导游小姐告诉我们,不远的将来,十里酒洞打通,不仅可以藏酒、可以参观,还能乘观光车从洞里直达景区停车场。

通过导游小姐的讲解,我们了解:仙门山占太行之余脉,接秦岭之逶迤,风景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旅游区面积10平方公里,海拔米,位于河南通往关中陕西与山西的要塞之处。我们眼里的仙门山明显与大别山不同,这里的山崖高耸直立,上面丛生葳蕤的树木,崖壁都是彩陶般的红色,间杂着奇形怪状的山石,像丹霞地貌似的。蓝天白云绿树红山,只有油彩画才能表现这么热烈的画面。

出来陶香洞天,我们乘观光车前往山上,车在山谷里穿行,峰回路转,突然大家传来一阵阵惊呼,只见,左边头顶上几条瀑布从崖壁上飞流直下,落在路旁的溪流里,溅玉飞珠,携裹着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宛若仙境。走不多远,又见右边的石壁上一股瀑布飞泻而下,尤为壮观,大家心知肚明这也瀑布是人工而为,但是,却感到造景的生动而鲜活。

观光车最后来到了登山步道前的停车场。站在停车场前的广场上,只见两山对峙,像一座大门的两边,山顶上都有建筑,中间一座玻璃栈桥相连,宛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感觉。一行人弃车而行,过一石桥,拾阶而上。开始是平整稳固的石阶,走着走着,山势开始变陡,栈道依山顺势而建,下面是潺潺的溪水,有的地方是刺激的悬空栈道,有的地方是山崖间的登山石阶,好在路山岩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带给游人些许阴凉。沿途看飞瀑溪流,观奇树异花,听鸟啼蝉鸣,令人不觉间,上了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

但是,山势太陡峭的缘故,每个人都气喘吁吁,好在山间有许多观景平台,打造的地面、亭子、栏杆都是陶红色调,与满山的丹霞地貌、仰韶文化的黑彩红陶交相呼应。在平台上,一阵山间清风吹来,幽凉满怀。抬眼观云,如棉絮、似雪团,衬托天更蓝山更绿。透过树林的间隙眺望,只见远山层峦叠嶂、峡谷幽深、树木茂密、水流飞潺。就这样,一路攀爬,穿仙门、过石桥、转石峰……一边是奇石崖壁的雄峙嵯峨,一边是树木花草的清韵幽凉,感受到了大自然在这里留下的鬼斧神工。

快到山脊时,就来到高约几百米的一线天,此处的一线天是一个狭长陡峭的上山通道,几乎呈七八十度,最窄处,手臂都无法伸直,有的游人说:共有级台阶。我全力向上攀登,手死死抓住石壁上的铁链,每上一级,就感到体力和汗水的流失,回头下视,如同李白诗句“脚蹬青云梯”之感。快到顶时,我的身体几近虚脱,汗如雨下,腿如灌铅,心中默念:……、、。终于上到顶上,我坐在山石上,回味了攀登涉险之趣,想起了王安石“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诗句,做人做事无不要“志在险远”啊!

从一线天往下走,穿过一处观景平台,往下去是米横空玻璃栈道,在玻璃桥上有如云中漫步,一边欣赏红山巨崖丛林盛景,一边俯视山下的屋舍河流,特别是透过玻璃看脚下,是山野、绿树和山间小路,顿感头晕目眩,仿佛自己在仙门山巅的青峰蓝天之间,羽化飞升成仙。有恐高者过玻璃桥,大呼小叫,双腿战栗,不能自已,为此情此景平添了几分刺激。

过了玻璃桥就来到下山的旱滑滑处,乘旱滑几分钟就到半山腰水滑处。因导游说下午1点半在停车场旁木屋吃饭,我看水滑处人多,等不及就健步下山了。吃过午饭,还有一半的同行者没有下山,一直到三点多他们才下山汇合,一个个玩得都不想返程了。

天生一座仙门山,无限风光在险峰。游仰韶仙门山感觉规模已具,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良好的登山体验,壮美的风光,加之玻璃桥、旱滑、水滑、漂流、酒洞、瀑布、民宿……仙门已开迎宾来,游客如织乐满怀,仰韶美酒已斟满,仙山走红是必然!

都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了的地方。远游无处不消魂,在渑池行的两天里,情感满怀,得诗两首,以作游记之:

渑池仰韶行

仰韶文化渊源长,

渑池会盟美名扬。

古今笑谈多少事,

不若畅饮酒一觞!

咏仰韶仙门山

仰韶酒洞开仙门

飞瀑流泉湍雾生

层层岩壁如墙垛

步步石阶通青云

汗流浃背一线天

头晕目眩玻璃桥

回首重峦意难平

期待何日再登临

作者简介:肖东,网名东西,生于年8月,河南罗山人,毕业于南阳师院美术系、信阳师院中文系,大学学历,信阳日报社记者、编辑,系河南省作协会员、省美协会员、信阳市纪实文学学会副会长、信阳日报书画院负责人。文章散见一些报刊杂志网站,时有获奖,出版有文集《怀旧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会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7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