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前景 >> 1块雕花玻璃换1套房富可敌国的南浔豪宅
在南浔,不仅人文景观和古迹众多,比如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明代建筑百间楼,也有驰名全国的嘉业藏书楼,更有称为江南园林佳作的小莲庄,当然也有着富豪张静江、张石铭等名人故居。
提到张石铭,则不得不说他富可敌国的豪宅,里边的一块玻璃比一套房子还贵,这真是令我们这些穷人们大开眼界。那么套豪宅为什么如何“壕”才能做到堪比黄金呢?看看这座豪宅的历史,就会明白“壕”得其所。
富豪张石铭的“豪横史”
张石铭出生于南浔古镇的一个富商家庭,其祖父张颂贤是南浔古镇四位首富之一。不仅如此,他们的资产在五百万两银子以上,也有人说拥有一千万两银子以上,而且这样的土豪只有四位,被称为“象”,而张石铭则是四象之一。
所谓“象”是有钱人的一种标志,也是富豪圈的一种象征。而“南浔四象”是指清光绪年间“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为代表的南浔丝商。刘大均在《吴兴农村经济》中曾介绍:
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者,皆资本雄厚,或自为丝通事,或有近亲为丝通事者。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二十万以上不达五十万者则称之曰‘狗’。所谓‘象’、‘牛’、‘狗’,皆以其身躯之大小,象征丝商财产之巨细也。
那么张石铭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呢?其原因主要在于南浔古镇的蚕丝。
张石铭的祖父张颂贤在26岁时,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在大上海开了个蚕丝行,把南浔古镇的蚕丝贩到上海,赚了钱再运回南浔。
而在张石铭祖父30岁时,爆发了太平起义,很多人因为战火纷飞,盐商便将手中的“盐票”变现为资金,想要逃难,而他的祖父则看准时机,一下子买进了10万盐票。
等到战火平息后,张石铭祖父便凭借着手中的盐票而赚得盆满钵满,说一夜暴富则一点也不夸张,所以这才有了张石铭后来富可敌国的豪宅。
富可敌国的豪宅,到底有多壕?
至于张石铭的豪宅有多壕,我们看看数字就知道了:
首先,豪宅占地平米,建筑面积平米;
其次,拥有中西式房间、客厅间;
最后,豪宅建筑风格将南明清古典构造和欧式建筑特色组成。
从以上的面积,房间众多以及中西合璧的风格上来看,这些已经称得豪横了,但这些众多的房屋中也仅仅只是住了张石铭一家和他的母亲。
更奢侈的是他家的窗户,一块玻璃都抵上一套房子了。因为玻璃框采用的是东阳木雕,玻璃是法国进口的彩色玻璃雕。
而玻璃雕刻的成本极高,需要要请国内顶级的工匠画好图案,再送到法国去定做加工,而这些玻璃浮雕和颜色的搭配,呈现出一个色彩迷离的图案,这些图案大多数都是花卉,瓜果,蔬菜,因为因为张石铭母亲吃斋信佛。
而当时张石铭家一块玻璃就值一两黄金,这在当时就是天价的,完全可以换一套房子。而且这种雕刻的玻璃有三大特点:
第一,年不会沾灰,更不用擦;
第二,单面玻璃,从外面完全看不到里边,但里边却能清楚看到外边;
第三,每块玻璃的花纹都不同。
而这三大特点,也令这些玻璃非常名贵,当时这样的一块玻璃就是一两黄金,在当时就是天价。
它有三大特点:年不沾灰,不用擦;据说浮雕玻璃是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斯拉斯堡一个小镇上的纯手工工艺,而这种工艺现在早已失传。
即便是现在法国的博物馆里的这种玻璃,也只有十几块,而张石铭家原本有块,现存仅剩下73块。
所以说富可敌国的豪宅真的很“壕”,一块玻璃都这么价值连城,可谓是堪比黄金,甚至比黄金更值钱。
南浔古镇里的富商
张石铭生活的南浔镇以产丝绸闻名,也是江南有名的巨富之镇,以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而声名显赫。
尽管张石铭已经很“壕”了,但比他有钱的人也并不是没有。所传四象之首则是刘镛,财产高达二千多万两银子,而张石铭以一千多万两的身家,仅次于刘家排在“南浔四象”的第二名。
而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八千万两左右,说他们富可敌国,也是名副其实。有意思的是,张石铭也曾做过官,他以举人的身份参加“公车上书”,但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后就开始心灰意冷,后来就干脆辞官做起了生意。
辞官后张石铭便开始潜心做生意,建豪宅而这所房子就是现在的张石铭故居,这座房子可谓是中西合璧,非常奢华。有一位法国建筑家看了他的豪宅,诧异这完全是翻版的法国图卢兹式建筑。
这也说明了张石铭故居集合了稀缺性与潮流性,甚至蕴含着中西文化的底蕴,而南浔的富豪们,也成为津津乐道的创富经典。
怪不得人们说“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也说明了南浔的富裕程度,种植桑树、养蚕、缫丝、制作丝织品等,这些让南浔变成了财富之地。
或者说,南浔这座古镇,张石铭故居这座经历百年的豪宅,留给我们是繁华的回忆,也是文化可循的痕迹,既遥远得无法触及,又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张石铭虽有钱,但也很悲剧,因为太富裕,所以在年时在上海遭绑匪绑架了十余天,后付了巨额的赎金,才被释放,但肩上却受了枪伤而郁郁寡欢,第二年便离开了人世。
但张石铭豪宅,却完好保存了下来,南浔古镇既是沧桑的过往,也是文化历史的见证,更记录了南浔的繁荣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