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玻璃

8个非遗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化的底气

发布时间:2023/11/8 18:19:33   
大家都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中国人的智慧也是无限的。这些智慧在今日,都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悉心传承。在中国各地,也有许多博物馆展示着这些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这些博物馆不仅是珍贵的文化宝库,更是一个个散发着历史和艺术香气的宝藏所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感受我大中华的文化底气!

01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雕版印刷,堪称印刷史上的“活化石”,而扬州则是这项古老印刷艺术的摇篮,是唯一在国内完整保存着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扬州雕版印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蓬勃发展于宋、元、明,清代达到了兴盛。不同历史时期,扬州都涌现出了众多技压群雄的雕版刷印艺人,他们汇聚于此,承传技艺,为这座古城的文化繁荣付出了不可估量的努力和贡献。扬州诗局的创立,可以说是把扬州打造成当时中国刻书界的大佬之一的基石;而《全唐诗》刊刻,更以其无可逾越的精美,标志着扬州雕版印刷的辉煌。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雕版印刷博物馆,以“仓储式”陈列有20余万片古代雕版版片作为主体馆藏,全方位展示了雕版工艺流程和历代雕版印刷为重点。在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中清?《古逸丛书》雕版称得上是镇馆之宝了。除了静态展示,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还邀请了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现雕版印刷工艺整套生产流程。你还能动手尝试一下,感受非遗技艺的传承与魅力。

02

中国工艺美术馆

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包罗了多个工艺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玉雕、石雕、竹木雕、牙角骨雕、织染绣、陶瓷、漆器漆艺、金属工艺、玻璃、唐卡以及民族民间艺术等十一个门类。这个博物馆的明星藏品,当属“大国匠作”四件巨大的翡翠艺术珍品:《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和《四海腾欢》。它们不仅在尺寸、材质、创意和技艺上都达到了极致,更被誉为国宝级的非凡珍品。令人惊叹的是,这四件国宝竟然都来自同一块翡翠原石,被称为"卅二万种"。这块翡翠原石重达上千公斤,在多年的失踪之后,竟然神奇地重新现世。这使得这些宝贵的艺术珍品更加神秘而引人入胜,它们的故事成为了传奇中的传奇。除了“大国匠作”,还有“旷古遗音”“万方乐奏”“丝路丹青”“粉墨传奇”“藉器传文”“神州迎春”“盛世重光”几个板块。它所展出的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丝路壁画、中华戏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画、民俗表演等多个门类件(套)工艺美术和非遗珍品佳作,都非常值得一看。

03

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这是中国第一个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它记录了珐琅厂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陈列了各个时期的景泰蓝精品和众多经典作品。对于景泰蓝的热爱者来说,简直是一座不容错过的宝藏之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谓独具匠心,是由珐琅厂大师精心制作的仿制西安秦始皇陵铜马车。这件艺术品采用1:1的比例制作,数千个零部件组成。其主色调以景泰蓝的“蓝”为主,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宏伟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景泰蓝工艺的杰作。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其他珍品如和平尊、龟龄鹤寿灯等,无不散发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你对景泰蓝艺术着迷,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将会是一次令人陶醉的艺术之旅。

04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

南京云锦博物馆,一座网红打卡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走近博物馆,你会被那宏伟的大门所吸引。这座大门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色彩明亮鲜艳,与云锦的丰富色彩相得益彰,充满活力和时尚氛围。馆内陈列了数不胜数的云锦杰作,但要欣赏到最华美的云锦,那一定要来到皇室龙袍区!这个区域是云锦的顶级展示区,汇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皇家服饰,每一件都闪烁着皇家的光辉,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历史。一件华丽的霓裳需要经过多种繁杂的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在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织造区,你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制作流程。云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非常特别——素纱襌衣。襌,也可以写作褝,发音是dān,就像《说文解字》所说:“衣而无里,谓之襌”,实际上就是单层的衣物。原版的这件襌衣重约49克,而复制品稍重,约49.5克。但如果我们把那些较重的袖口和领口边缘排除在外,这件“襌衣”的实际重量只有大约25克左右,它折叠后甚至可以轻松放入一个火柴盒中。抛梭打纬万千次,霓彩云裳方始成。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南京云锦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且有“寸锦寸金”之誉。云锦,还与《红楼梦》有些许渊源,书中的服饰琳琅满目,原料不离棉、皮毛、羽毛和丝绸等,其中丝绸品种(特别是云锦)的丰富多彩,是曹雪芹童年富贵生活的留影,也给《红楼梦》的服饰描写烙上了世族大家印迹。《红楼梦》中的丝绸品种最少也有十多种,其中主要有缎、锦、纱、绸、绢、绫、纨、绉、妆花等,而妆花则是云锦中最为名贵的品种,为小说中的服饰增添了无限的华彩和贵气。

05

海南锦绣织贝黎锦博物馆

海南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其中,海南黎族传承了千年的锦织传统,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超过年,堪称纺织领域的“活化石”。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于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展示和保护这一宝贵遗产,海南特地建立了锦绣织贝黎锦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上百种关于黎锦的珍品,包括方言区的服饰、纺织工具等。博物馆内有件(套)藏品,主要陈列了黎锦、黎族服饰、龙被、棉被、麻被等黎族传统工艺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代表黎族织锦艺术的巅峰之作的龙被,融合了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堪称艺术的杰出之作。

06

中国土家织锦艺术博物馆

西兰卡普,又称土花铺盖,这个名字里有个“土”,不是说制作它的人土气,而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土家族文化的土地上。这项手工艺用麻和棉纱编织经线,再加上丰富多彩的粗丝和毛绒线作为纬线,通过织女们在古老的木制腰机上反面挑织而成。西兰卡普的色彩热烈、结构严谨,纹样以菱形结构和斜线条为主,讲究几何对称和反复连续。这项传统手工艺于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位于湖南省张家界的中国土家织锦艺术博物馆已经完工,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个大型中央装置“土家之花”。这个巨大的艺术品由15万米的红色锦线编织而成,伸展自地面一直延伸至穹顶,就像一朵绚烂的花朵,吸引人们驻足观赏。这座博物馆充分展示了土家织锦的魅力。以“土家之花”为核心的主体展览空间不仅令人惊叹,还让人深入探索这千年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织锦盛宴,让人兴奋不已。

07

云南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

扎染,这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连宋朝《资治通鉴音注》都记载着它的存在。记载中说:“缬撮采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描述的正是扎染的过程。古时人们称扎染为“扎缬”或“绞缬”,这是古代纺织品染色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扎结和染色。人们通过使用纱线、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的组合,然后进行染色。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工匠们会在织物上使用线条打绞成结,然后进行印染,最后再解开线条,留下绚丽多彩的图案。扎染工艺具有一百多种不同的技法,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例如,“卷上绞”技法产生的晕色效果丰富多彩,变化自然,令人陶醉。无论有多少相似的花纹,染出来后都会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效果,这是机械印染工艺无法达到的。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则是中国首个专注于展示白族扎染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以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为基础,加上各种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散发出古朴典雅而又灵动秀美的气息。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的白族文化宝藏,包括扎染工艺的历史背景介绍、各类扎染工艺品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织布机和风箱等。

这里也是各地游客亲身体验扎染技艺、感受非遗之美、促进各民族友好交流的热门之地。

08

温州蓝夹缬博物馆"种蓝得靛,衣被乃染;雕花夹布浸,蓝白相间。”说的正是夹缬。蓝夹缬,实际上是我国雕版印染和印刷的起源,它使用蓝靛(一种由板蓝根植物制成的中药)来染色。图案通常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流行的昆曲、乱弹、京剧等戏剧情节,同时也包括了花鸟虫兽等吉祥的图案。《二仪实录》记载:“缬,起于秦汉间”。《辞源》释:“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板雕刻同样的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蓝夹缬的制作包括花版雕刻、靛青(染料)打制以及夹缬印染。夹缬其实就是两块刻有花纹且互相吻合的花版,夹住织物进行染色。蓝夹缬博物馆展览、展示传统的靛青染料炼制、蓝夹缬制作技艺的一整套程序。在这里,我们也可以体验蓝夹缬制作工艺和靛青染料制作的全过程,是非遗爱好者和手工艺品爱好者的绝佳去处,让人亲身感受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非遗博物馆还有很多很多,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泉州非遗博物馆、衢州非遗博物馆、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等等。这些博物馆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国非遗文化的珍贵遗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参观这些博物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非遗文化的独特之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1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