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玻璃

乾隆玻璃中国古代玻璃器皿工艺的集

发布时间:2022/11/17 17:30:03   

清朝中期以前是我国古代玻璃发展辉煌的时期,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技艺高超,绚丽多彩。所达到的成就也是中国玻璃发展的最高峰,并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新品类,是中华民族工艺宝库中独特的精品。

清代玻璃的生产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和山东博山三地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年),内廷还设立琉璃厂(养心殿造办处下设的玻璃厂),专门为皇室制造玻璃器,这是皇室玻璃工作坊的开始。

清宫琉璃厂集各地之精华,生产炉、壶、钵、杯、碗、瓶、盘及鼻烟壶等。色彩有黄、蓝、红、青、紫、白数十种,色相纯正、艳丽,造型浑厚古朴,兼采玉器瓷器等其他工艺品之优秀器型,并有水丞、鱼缸、笔筒等新形制作品出现。

制造方法上采用了套料、金星料、搅料、磨花等新工艺,套料工艺是清代得到特别发展的工艺,是很具特色的中国玻璃。

清代套料玻璃

在白玻璃胎或其他有色胎的玻璃上,粘贴各种彩色玻璃的图案胚料,然后再经碾琢而成。中国清代的套料工艺在世界上甚至被称为“乾隆玻璃”。

从元末始,山东博山(古称颜神镇)逐渐成为北方的玻璃生产基地。明代,宫廷御用监(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在此设作坊,烧造青帘(青色玻璃珠串成的帘子)等,有透明和不透明的,颜色有绿、蓝、白、黄等。

年,康熙在京设厂制造玻璃。博山许多工匠进京服役,既带去了原料、技艺,也带回了北京的套料、粉色等工艺,颜神镇玻璃世家的后人孙廷铨,曾在中国第一部有关玻璃工艺的专著《颜山杂记》中记述了颜神镇玻璃生产的情况。

博山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原料出自当地山区。清代时产品仍以“青帘”为主,另外还有仿玉佩、屏风、华灯、果山、棋子、鱼瓶、葫芦、砚滴、壶顶、

簪珥、泡灯、火珠、响器、鼓珰、罐盒等,均是价值较小的器物和装饰品,但产量极大,行销国内外。清代晚期,玻璃生产规模一落千丈,直到19世纪末略有回升。

广州是当时中国南方的玻璃重要产地,所生产的玻璃被称为“土玻璃”,因轻薄而脆,传世极少。广州同时还是西方玻璃制品进入中国的门户。

除明代颜神镇外,云南的昆明、永昌的玻璃也很著名,有黑、白、红、鹅黄、鸭绿等色。但明代玻璃的生产规模有限,玻璃器在出土文物中鲜有发现。存世的仅有北京护国寺和天宁寺的玻璃盘、碗以及扬州史可法衣冠冢中的玻璃带板等。

清代宫廷玻璃制造技术所达到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玻璃发展的最高峰。许多存世的玻璃器表明,当时的工匠将中国传统玻璃制造技术与外来技术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玻璃器皿新品种,是中华民族工艺宝库中独特的精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3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