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优势 >> 人才先锋之刘起英40年专注在玻璃上
年,当同行业厂家还在为普通无色玻璃的销路奔忙时,威海蓝星率先研发的彩色玻璃便已投放市场广受追捧,“威海玻璃”一举在全国打响知名度; 年,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第一片在线Low—E玻璃在威海下线,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被赋予冬天保暖、夏天隔热的独特性能。 这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研发带头人——刘起英,现任威海中玻新材料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今年是刘起英和玻璃“打交道”的第40个年头。就在两个多月前召开的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刘起英和她的研发团队凭借“浮法在线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制备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捧回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而这是中国浮法玻璃工艺诞生50年来,整个行业第三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含金量极高。
“浮法在线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制备成套技术及应用”就是通过化学反应镀膜,对玻璃表面进行改性处理,赋予其特殊的光学、电学、热学、力学或化学等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玻璃上‘覆层膜’。一块玻璃可以被覆上20多层功能薄膜,这样一来就有了保温、隔热、节能、导电等多种功能,而它们的厚度要比头发丝还细上千百倍。”刘起英介绍。 年,因彩色玻璃与威海“结缘”的刘起英,带着在国家“”计划立项的“复合功能薄膜的浮法在线制备技术及新型节能镀膜玻璃开发”项目,和研发团队正式“落户”威海临港区。 多年间,刘起英经历了因专利技术全方位被国外垄断而必须“独辟蹊径”的艰辛,解决了镀膜大面积均匀性、稳定的镀膜环境、性能匹配等关键技术问题;也经历过大雪封路,连续一周被困在车间,累了就躺在质检室包装纸上休息,饿了只能吃馒头就花生米的“窘境”。 实际上为了开发新产品,刘起英每年至少半年时间都在生产线上做实验,成天面对着上千摄氏度的玻璃窑炉。“别人都说坐冷板凳,我们坐的可是夏天超过50摄氏度的‘热板凳’”,刘起英笑称。“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吃的这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的产品开发成功了,为企业为社会带来了效益,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如今,运用此项技术生产的节能玻璃年产量超过2亿平方米,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60%,年可节约标煤万吨,中玻控股威海基地也成为此类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刘起英团队为威海中玻研发的“拳头产品”——在线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多年来在国内市场同类产品占有率达到50%以上,其升级产品在线Sun—C新型阳光膜玻璃也已经成功量产,在功能方面更优更强。 择一事,终一生。和玻璃打交道的40个年头里,刘起英把镀膜反应器的高度调节精度提高到了0.1毫米,把薄膜厚度精度控制到了几个纳米范围,拥有发明专利14项,累计主持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4项,在玻璃表面改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程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后,刘起英正带着团队里年轻的“80后”“90后”向新的研发方向“进军”:开发辐射率在0.1以下、节能功效更优的超低辐射镀膜玻璃;研制新型玻璃基膜电极材料,用于国防安全、海洋船舶、冷链视窗等更多高新领域。“我们团队正在着手研发具有高节能性的智能玻璃,把更多科技力量注入威海玻璃产业,让小小玻璃成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材料。”刘起英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张萌/文纪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