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发展 >> 盘点清代的玻璃器皿古今中外的技术融合,可
前段时间,一个“让我叉会儿腰”的海蓝色玻璃花瓣口瓶文物以其自身独特形态,以及网友附加于瓶身的萌系表情包,再加上新火的相声演员孟鹤堂与其姿态相仿图片的重重推动,一时间走红网络,吸引不少人前往北京故宫珍宝阁观赏。
这个海蓝色玻璃花瓣口瓶是清代玻璃工艺制品之一。它通身为海蓝色,透明状,瓶口呈花瓣状,腰身有一对弯曲成弧状的柄,色泽亮丽,姿态俏皮生动。这样一种玻璃工艺品,在清代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清代的玻璃制作工艺。
一、清代玻璃制造处
玻璃制作工艺自西周开始,到清朝时期达到顶峰,玻璃制品的花色品种繁多,超过清以前历代生产的总和。玻璃器制作在清朝出现官营与民营,且在国内形成南北两大生产中心,一是北方的山东省博山,二是南方的广东省广州市。而工艺最精湛的当属清宫内廷造办处玻璃厂,它是集合了南北玻璃制作特点以及欧洲传入的玻璃工艺于一身而形成的。
博山琉璃器最开始,康熙帝在养心殿设立造办处,这一点在《大清会典事例》卷中有所记载:“初制,养心殿设造办处,其管理大臣无定额,设监造四人,笔帖式一人。”后来,康熙三十二年(年),养心殿造办处设立作坊,再到康熙三十五年(年),康熙皇帝下令在西安门蚕池口建立造办处玻璃厂,工匠们在德国传教士纪里安指导下建成该玻璃厂。建成后,由养心殿造办处管辖,并设立兼管司员一名。该玻璃厂主要按照皇帝旨意制作各种玻璃制品。到雍正年间,为满足皇家对玻璃制品的需求,雍正帝又曾在圆明园六所建立了新的玻璃厂。造办处玻璃厂自康熙帝时期成立,一直到清朝灭亡才停止生产玻璃器皿,存活时间较久。
北京故宫养心殿二、清代早期玻璃发展特点
清代玻璃发展主要集中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根据已有资料的不完全统计结果可知,康熙王朝时期已出现了单色玻璃、套玻璃、洒金玻璃、刻花玻璃和画珐琅玻璃等品种;雍正王朝时期则又出现了描金玻璃;乾隆王朝时期,玻璃厂生产规模最大,成为清代玻璃制作的顶峰时期。后来的嘉庆年间初期更是将之发挥到极致。在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不同时期,玻璃工艺呈现不同特点。
(一)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的玻璃工艺在继承前代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新传入的西方玻璃技艺。这一时期的玻璃生产以单色玻璃器为主,所谓的单色玻璃器就是指只用一种颜色的玻璃材料所制作出来的玻璃器皿,如白色、蓝色、红色、绿色、黄色珍珠、藕粉等颜色。现存于北京博物馆的透明玻璃水丞是这一时期单色玻璃器制作水平的代表之作,该玻璃器呈透明状,与水晶相似,表面饰西方的几何形图案,是中西玻璃器制作技术融合的产物。
《步步惊心》刘诗诗:饰演马尔泰·若曦此外,康熙时期还制作了新的玻璃品种,主要为玻璃胎画珐琅和套料。玻璃胎画珐琅是从铜胎画珐琅技术种发展出来的,是一种在玻璃胎体上装饰画珐琅技艺的工艺。由于玻璃与珐琅二者的熔点相近,对制作者的技术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制作失败。故康熙时期,大多将这种技艺用来制作娇小型器皿,如鼻烟壶等。在这一时期,该技艺便已经相当成熟,只不过流传下来的物品却较少。这让人想起《步步惊心》电视剧中,四阿哥就曾描绘三狗戏耍图于鼻烟壶上送给若曦,这倒是较为符合历史的。
(二)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的玻璃生产技术基本保持康熙王朝时期的水平,依然以单色玻璃为主,主要有红色、绿色、淡绿色等约三十种颜色,其单色玻璃杂质少,质地干净,表面光滑,色泽艳丽。此外,玻璃胎画珐琅技艺依旧流行,但依旧由于其对技艺的超高要求,制作不多,传世作品更是不多。雍正王朝时期,玻璃的地位逐渐上升,使用范围扩大,用处颇多。如,它可代替宝石被用于装饰官员帽,因而成为官员等级的象征,同时还被纳入了宫廷典章制度之中;再有,它被皇帝当作给王公贵族及外来使臣的赏赐品。
清雍正透明蓝玻璃尊(故宫博物院藏)(三)乾隆王朝
乾隆王朝时期,玻璃生产制作规模逐渐扩大,发展迅速,十分繁荣。这一时期,由于修建圆明园西洋楼急需制造大量玻璃器,因而清廷扩建了玻璃厂。这一时期,玻璃器数量相较以前大为增多,又极其追求“华丽和繁缛”,制作精美,生产不计成本,造型多借鉴其他类别的工艺品;其用途也较为广泛,从生活用品到佛堂用品、书房用具等都有涉及。此外,玻璃品种更是繁多,单色玻璃依然占大多数,且出现了不少新的品种,如金星玻璃,这种玻璃为红褐色,玻璃内部有许多金色星点。这种玻璃工艺品十分珍贵,它大多在造办处内玉作坊制作成的,采用的是玉器加工方式。即使有破损的金星玻璃,亦会将其重新加工处理,而不是扔掉。在乾隆朝时期,金星玻璃主要用在书房用品以及陈设物。
清乾隆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故宫博物这一时期,玻璃胎画珐琅技艺有所提高,这一技艺主要用于制作生产鼻烟壶,因而该艺术品生产数量较多。工匠们利用玻璃胎画珐琅技艺在小小的瓶身上勾勒山水、花鸟、虫鱼,体现高超的技艺以及极佳的审美情趣。
文史君说
清朝时期,玻璃工艺是中西方玻璃工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玻璃制造技艺,同时又吸收了陶瓷的制作方式、玉器的加工方式等,集合了中国传统艺术品的优势重新改造玻璃制作工艺以及造型、品种;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不少西方传教士将自己国家的工艺技术来到中国,中国传统玻璃工艺得以吸收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也由此推动清朝玻璃技艺发展到顶峰。
参考文献
1.陈晨:《流光溢彩——浅谈清代玻璃器发展》,《北京画院专题资料汇编》;
2.石瑞雪:《流光溢彩的清代早期玻璃器》,《艺术市场》年09期;
3.张琦:《浅析中国陶瓷器对清代玻璃器制作的影响》,《文物鉴定与鉴赏》年第6期;
4.佚名:《故宫清代玻璃器》,《东方收藏》年第4期。
(浩然文史·初八的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