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资源 >> 瓷器收藏鉴定鉴赏之瓷器装饰工艺大全
常言道“识古不穷”,“识古”是不是很难?如何“识古”呢?我是瑞桢文化大奎,接下来就让我与你们分享一些收藏鉴定鉴赏知识,一同领略艺术之美!
上期我们分享了中国瓷器的历史(传送门:中国瓷器简史),为了便于各位朋友更好的学习瓷器鉴定鉴赏,今天分享“瓷器收藏鉴定鉴赏之瓷器装饰工艺大全”。
导读:
瓷器的制作流程
瓷器的装饰工艺
化妆土装饰
胎装饰
釉彩装饰
(一)瓷器的制作流程
该阶段不准备阐述过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一些陶瓷工作室自己体验一下,这次只说大概流程
准备阶段:采石→打粉→淘洗→摞(luo)泥
制作阶段:拉坯(pi)→印坯→修坯→捺水→晒坯
装饰阶段:画(刻、划等)→施釉
烧窑阶段:装入匣钵→点火烧窑
成品出窑,正所谓“博得一身烟共碧,至今有气总凌霄!”
(二)瓷器的装饰工艺之化妆土装饰
受制于技术条件,早期瓷器会因胎质粗糙而产生诸如气孔、疵点、疏松等缺陷,极大的影响其观赏性,为了弥补此类缺陷,古人们智慧性的创造出了化妆土这一装饰技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陶衣,可以想象为女生用的粉底。
直男的配图
目前发现最早见于浙江婺州窑,后来迅速扩散到各个窑口,基本上老窑瓷都会用化妆土做装饰,因此,化妆土也是目前鉴定老窑瓷真伪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常见的化妆土分为本色、白色、黑色(有争议)。其中本色俗称“澄浆泥”,为淘洗坯料所分离出来颗粒度极细的泥料。有着出现早,流传广,使用多的特点。
本色化妆土
第二种白色化妆土就是我们俗称的“碱石”,一种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白色硬质黏土。北方很多窑口都使用这种化妆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磁州窑系,比如我们常见的白釉剔刻花等作品就是极为巧妙的利用深色的胎体和白色化妆土对比作用,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装饰美感。
白色化妆土
第三种黑(褐)色采用含铁量较高的天然矿物颜料(俗称斑化)进行装饰,也有人称其为护胎釉。北方磁州窑、南方吉州窑等都有使用,不过由于缺少玻璃质,所以更为确切地说法就是褐(黑)色化妆土。
褐色化妆土
(三)瓷器的装饰工艺之胎装饰
胎装饰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在胎上施艺的装饰手法,常见的有堆塑、堆贴、镂空、刻花、划花、印花、剔花、雕花、沥粉、堆花和玲珑等等,除了后来少数的多彩釉瓷常用于单色釉瓷。今天只分享几种常见的装饰手法。
堆塑和堆贴,一种是将模制或手工捏塑成型的半成品粘贴、叠加于坯体所需的,形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明德化窑白釉堆塑螭龙纹执壶
另外一种就是直接将塑造好的形象进行烧制,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品。
东晋青瓷辟邪烛台
常见的技法有捏、堆、盘、拍、模、贴(由于篇幅原因,就不配图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堆塑手法瓷器鉴赏图集)。
镂空--亦称镂雕、透雕,在器物坯体未干之时,将装饰花纹通过器物雕通,然后施釉烧造。早期多是简单的几何纹,到了明代和清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图案也随之丰富起来。
明中期龙泉窑青瓷镂空牡丹纹套瓶
刻花--是在尚未干透的器物坯体表面以铁刀等工具刻制出花纹,然后施釉或直接焙烧。有“单入侧刀法”和“双入正刀法”两种刀法,前者刀锋一侧深,一侧浅,截面倾斜;后者刀锋两侧垂直。兼具艺术的线和面效果。整体感强,装饰效果极佳。常与划花、剔花等技法结合运用。
北宋定窑刻花执壶
划花--以竹、木等工具在半干的器物坯体表面浅画出线状花纹,然后施釉或直接焙烧。手法灵活,操作便捷,线条自然、纤巧。
北宋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牡丹纹梅瓶
印花--在尚未干的器物坯体上以有花纹的陶瓷的模印或者印具印出花纹,或直接用有纹样的模子制坯,然后入窑或施釉烧制。特点是规格统一,操作简单,节省工时,生产效率较高。印花技法出现较早,像定窑白釉印花盘、碗、枕等就是典型作品。清代晚期出现了直接贴印的印花技术。
印模
北宋定窑白瓷印花螭龙纹狮子戏球洗
剔花--将已做坯体花纹部分或纹样以外的釉层或化妆土层剔去,露出胎体。施化妆土者罩以透明釉。花纹具有浅浮雕感,由于其对比强烈所以装饰效果颇佳。
宋磁州窑系白地剔花纹盘口瓶
(四)釉彩装饰
顾名思义就是釉水以及妆彩的装饰技法。其中较为常见的釉水工艺有开片、窑变、结晶釉等,妆彩就大体分三类分别是釉上彩、釉下彩、斗彩。
开片--字面意思釉面开裂,两种形成方法分别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和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尽管说都是缺点造成的,反倒是迎合了另一种审美观“破碎美”,典型代表就是宋代的哥窑。
明或更早哥窰葵瓣洗
年发现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也体现了这种美感。
米洛斯的维纳斯
窑变--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这里的典型代表就是钧窑,像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说法,无不证明了人们对于钧瓷的推崇。
明早期钧窑玫瑰紫釉鼓钉洗
结晶釉--器物在烧成过程中釉内的结晶物质熔融后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就会产生析晶,从而折出美丽花纹的结晶。宋代的时候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天目、兔毫、鹧鸪,清代的茶叶末和铁锈花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南宋建窰兔毫「天目」茶盏配十五/十六世纪琉球黑漆嵌螺钿盏托
釉上彩--在烧制好的施釉瓷器上面进行彩绘,然后入窑复烧,常见的粉彩、珐琅彩就是釉上彩瓷器。
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
釉下彩--在晾干成型的素坯上面绘以各种纹饰,然后施釉入窑一次烧成。青花瓷就是其中代表。
清乾隆青花苍龙教子双螭耳扁壶
斗彩--在青花加彩工艺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装饰方法,具体就是先烧成青花,后绘上彩料,再烘炉低温烘烧制。达到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的效果,使斗彩堪称瓷器中的精品。像是昨天分享的中国瓷器简史当中的斗彩鸡缸杯(传送门:中国瓷器简史)就是其中佼佼者。
清雍正鬥彩芝仙賀壽圖盤一對l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就开始分享各朝各代的瓷器收藏与鉴定鉴赏了,喜欢您就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