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市场 >> 熬糖术玻璃制造法的引进对中国的影响你知
中国先进科学技术向外传播,也向外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有明显的互补性,彼此受惠。
向印度学习熬糖术
“糖”字从“米”,与糖相类的字“饴”从“食”,从字源学角度看,我国最早的糖是淀粉糖,用粮食制取,如麦芽糖、高梁饴之类。屈原《楚辞·招魂》记用蔗浆祀神。可见中国种植甘蔗的历史悠久,可是长期却不会制作蔗糖。南朝齐梁时,我国南方始知用蔗汁熬糖,质量肯定不佳,因为年印度摩揭陀国使臣到长安,曾在唐太宗面前夸耀本国蔗糖是如何精良。唐太宗就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术,聘请印度两位制糖技师和八名僧侣来华。印度师傅奉命到盛产甘蔗的扬州传艺,想不到制得的砂糖“色味愈西域远甚”。就是说质量超过印度。
印度制糖的另一妙处是能制石蜜,原料是蔗汁、牛乳。类似冰糖的石蜜制造术也传到我国,东吴、四川都能生产。因渗入白色的牛乳,石蜜呈黄白色,又有乳糖之名。四川石蜜品质高,能与波斯(伊朗)石蜜相比。
中国从印度引进熬糖法,技术又有创新,能把砂糖精制为白糖。从16世纪起,中国生产的白糖往印度,印度称赞这种洋货,以产地称之。印地语中的白砂糖基本含义是“中国的”。
埃及是古代又一个以制糖著称的国家。元代,埃及人到我国福建传授净糖术,惊讶地发现,中国制糖术早已超过自己的先生印度了,煞制的白糖比埃及的还好,不是埃及向中国传授什么,而是埃及必须向中国学习。此事记载在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和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游记之中。
中国向印度学习熬糖术,又有创新,反过来又影响印度。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在熬糖术方面互学互进,交相辉映,是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埃及玻璃制造法传华佳话
夜光璧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宝,是何种宝物呢?博物学家从释名解开了这个谜。印度梵语称玻璃为“有色宝石”,“夜光”既是音译,又是对玻璃光泽的赞语。璧是玉的佩饰,“夜光璧”就是美如验玉,而又光彩夺目的玻璃珠。这个译名可以说是音义兼得,还告诉后人,宝物来自印度。
其实,印度当时并不能生产如此高级的玻璃制品,而是得之埃及。埃及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生产玻璃的国家,公元前年已用玻璃制作护身符,公元前年制作生活器皿,公元前16世纪玻璃制品能与各种宝石媲美。埃及的玻璃如同中国丝绸一样,是最重要的出口货物,由海陆两路输往印度,再由印度贩往中国,中国还以为出自印度。
来自埃及的玻璃制品在中国出土颇多。河南固始春秋末期慕出土蜻蜓眼绿玻璃珠,经化学分析,钠钙含量高,是埃及古玻璃特征,说明早在公元前6世纪玻璃已传人我国。洛阳出土公元前2世纪的玻璃瓶,上有希腊雅典女神的画像,无疑也是埃及产品。考古发掘证明,我国也是世界上较早制造玻璃的国家。年,陕西宝鸡验伯基出土西周早中期的琉璃管、琉璃珠,琉璃是汉朝起对玻璃的称呼。对这些琉璃制品作化学分析,其中含有我国传统的玻璃制品常有的铅和钡,属铅钡玻璃系统,与埃及钠钙玻璃系统不同,是中国自产。中国制造玻璃的技术是独自研制,还是从外界传入?现在尚不得而知。有的学诸认为,公元前一千年印度已从埃及学会制造玻璃的技术,中国又有公元前10世纪西域胡人向周穆王进献“玉杯”(埃及透明玻璃制品)的传说,中国铅钡玻璃生产工艺仍有可能来自域外。
虽说中国也会制造玻璃,可是质量远逊于进口货。汉晋史籍对大秦(罗马帝国,埃及属之)的名产琉璃推崇备至。罗马富廷用疏璃装饰得富丽堂皇,像个水晶世界,令中国称奇不已。大秦琉璃有白、黑、绿、青、绀、原、红、紫、黄、赤十色。在五色缤纷的琉璃制品中,我国古人最推崇白色透明玻璃,称之为“玉晶”、“水精”。埃及玻璃精品转辗几万里贩到中国,中国视作至宝。《西京杂记》记,印度向汉武帝进赠白光琉璃鞍,在暗室中光照十多丈。《三辅黄图》记,来自西方的礼品琉璃盆,洁白透明如冰,称作“玉晶盆”。不幸坠地,冰玉俱碎,惋惜万分。晋朝《世说新语》用“鲨腹殊空”四字来形容白玻璃杯的透明度。南京东晋墓出土玻璃杯,杯口厚度才1毫米,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3世纪,我国南方交州(今越南北部)、广州开始仿制埃及玻璃。交广地区是我国南方玻璃生产基地,又是海口,故能开风气之先。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记述交广有仿制埃及水晶碗的工场,知道埃及玻璃用“五色灰”即五种原料:硅土、苏打、石灰、镁、氧化铝炼制而成。中国的仿制品只能做到形似,形制、种类、纹饰均能仿制舶来品,单色、多色水晶碗都会制造,却不能做到神似,仿制品不能适应骤冷骤热,容易裂碎,自然无法与舶来品竞争。久而久之,仿制水晶琉璃的工艺也失传了。
北魏时,西方制玻璃工艺由陆路传入我国。《魏书》记,世祖时(-年),有一个大月氏商贩来到京师平城(山西大同),自言“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铸于京师,果然成功了,且光泽“美于西方来者”。此事轰动中原,世祖又命他构筑琉璃宫殿,所筑琉璃宫,“可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莫不惊孩,以为神明之作。”大月氏商人把埃及制造彩色玻璃工艺传到我国,顿使我国北方单色或间色玻璃大为逊色。自此以后,“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这位大月氏商人做了一件中西文化交流的伟事,实在值得纪念,可惜连姓名也未传下来。或许是这一时期北方多战乱的缘故,制造五彩玻璃的技术又失传了。一百年后,有一位胡商的后商模仿古法,制作绿瓷,人们也称道不已。
唐朝,中国所造玻璃色彩鲜艳,可是质地仍然轻脆,遇冷遇热均有破裂之虞,所以不能作器皿,只能作佩饰。
宋朝,我国与阿拉伯之间的贸易更加繁盛,才搞清楚阿拉伯玻璃耐高温的秘密,是在炼制的原料中添加了南湖砂(碳酸钠和硼砂),我国为探求钠盐的配方,竟花了多年的时间而不得。
明初,郑和下西洋,聘请了阿拉伯烧制玻璃的工匠来华,他们向中国工匠传授了烧制钠钾玻璃的新工艺,中国始能生产能适应骤冷骤热玻璃了。
几经周折,历时千余载,埃及制造玻璃的良方才传入我国。从此,玻璃制品不再是稀有之物,而进入寻常百姓人家。中西文化交流实在是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