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文化长廊外景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前人为滕王阁定制的诗意,如今正在被“迁移”到市职教中心东技校区的景观营造中。
在这座居于城外、地势较周边高约6米的山岗上,花遮松护,掩藏着一道木文化长廊;数幢宋明时期的木结构雕花楼,也即将在此涅槃新生。
木艺专业聚落——作为东技校区新增的功能区,它正以顽强而坚韧的姿势,与时间抗衡,融合提升在此生长了12年的东阳木雕中职教育体系,为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东阳木雕产业注入青春力量,描绘“雕花永不谢,黄花耐晚风”的画卷。
鬼斧神工天下惊。在中国四大木雕中居首的东阳木雕,该如何保持这种让天下人为之惊艳的特质?市职教中心党总支书记、校长卢干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要让年轻人乐于传承,让他们体悟到自己的使命是创造美、延续美!”
木雕“祖庭”打捞千年回响
木雕工艺展示厅一角
世事常有意想不到的巧合。这种“巧合”,半为天定,半在人为。
如果说十多年前,因为与市特殊学校联办木雕专业,最终于年重办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算是无心插柳式的“人为”;那么,年的冬天,卢干在翻阅东阳木雕资料,偶然入眼的冯定、冯宿兄弟与东阳木雕故事,则可为冥冥中的“天定”。
这是一段业内人熟悉、业外人陌生的历史: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冯宿、冯定府第十分豪华,时人描述“朱栏画槛,照耀人目,其下为步廊,几半里许”,足见其规模宏大,装饰之精。
东技校区正位于城东街道冯高楼村,赞誉冯府木雕装饰的“朱栏画槛,照耀人目,其下为步廊,几半里许”之句,则是关于东阳木雕最早的文字记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冯氏兄弟墓葬被毁,出土了木雕人俑,虽因“见风即化”而不存于世,但这一切足以表明:冯高楼堪为东阳木雕文化的“祖庭”。
这个历史发现,让市职教中心班子成员明晰了办学定位:呵护木雕文脉,打捞千年回响。
经过将近十年的培育,东技校区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已是省级特色专业。“成绩固然喜人,压力同样巨大。”该校木雕专业负责人邓玉荣直言,传统木雕的手工操作、高劳动强度和较低收入的巨大反差,构成了技艺传承的障碍,也是破解“雕花不谢”命题的关键所在。
让学生在这片聚落里诗意地栖息,就需要调和专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事实上,木雕专业的学生就业并非常人想象的那般困难,东阳庞大的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完全能消化我们的生源,倒是学生们无法适应社会转型期的剧变,容易见异思迁。”邓玉荣认为,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必须考虑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养成的同时,强化职业心理建设,把学生的专业认知从单纯的技艺学习提升到文化传承高度,唤醒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信。
从木雕专业学生转变成优秀的木雕技工,需要不间断地学习、实践,以坚持和融通为两翼,拓展就业领域——这也是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痛点”。“从冯高楼这段历史中可以看出,古代的东阳雕花匠同时具有建筑专业知识,后期又拥有家具知识,这才符合东阳木雕客体艺术的性质。”卢干解读说,东阳木雕既可作为客体,起到工艺装饰作用;也可作为主体,成为独立的艺术品。但显然前者的“口径”更加宽广,这就迫切需要推动木雕与建筑、家具等专业的融合。如此才能交织起木雕文化网络,打捞遗落于历史深处的回响。
雕花展厅盛放学子梦想
穿过屏风式的玻璃门,大堂内木质花格隔断上的“匠者善工”白底朱文“篆刻”令人眼前一亮,“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边款”则是最佳的脚注。南面墙上是一片巨大的原木纵切片,阴刻的“雕花不谢”四字填松石绿漆,它出自该校合作企业——上海木作堂教育有限公司技师、常驻东技校区任教的木作坊教师王海武之手。
站在大堂里,已经能看到木雕工艺展示厅的一线风景:展厅外墙被凿开的“腰线”镶着玻璃,装着射灯,陈设着各种木艺品,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的木雕屏风《忆江南》、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李伟芳的仿古建筑模型,以及木作坊出品的各种木制凳子。
走进展厅,琳琅满目的木雕作品在稚拙中张扬着青春力量。从风格和技法上看,这些作品非常传统。“原市工艺精品馆馆长金柏松3年前来观摩,见了就说这是最原汁原味的东阳木雕。”邓玉荣说,当时金柏松建议要保持这种“传统味道”,让学生真正掌握东阳木雕适当保留平面、区分层次并压缩平面的核心技法。“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聘请原东阳木雕总厂的老技工担任实操老师。在践行现代学徒制时也强调让学生坚持东阳木雕技艺精髓,不要轻易受圆雕影响,以免淡化东阳木雕的平面浮雕特色,跟着大师学习时重在学习创意理念。”年以来,在原先的校级职业技能比赛基础上推出的“人人创新赛”,使木雕比赛转向技法与创意并重,比如一件表现“花神”的作品,人物形体是用各种花瓣组成;而另外一件表现鸡冠花的作品,作者巧妙化用了中国山水画的皴法,以斧劈痕构造花瓣。还有学生从现代造型艺术中得到启发,以高度提炼的抽象线条雕出一组小鸟摆件,生趣盎然……
把历年木雕专业学生的优秀毕业作品从实训楼搬到成德楼,与木作坊、木雕实训教室连成一道木文化长廊,旨在建构一个形式新颖、多元联动的专业阵地。“仅学习木雕技法,学生很难坚持,需要通过课程创新改革,提供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通过打造以木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联动专业阵地,学生可以依托木雕文化,拓展家具、建筑等木作部分的学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卢干认为,中职教育必须不断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展厅内的木雕作品可以让木雕专业之外的学生领略艺术之美,涵养审美品位;与此同时,通过在木文化长廊内的手作学习,可以培育技艺,培养匠心。就此而言,这道长廊并非木雕专业的“专属”区域,而是全校师生审美与匠心养成的通识教育领域,更是安放和展示学生青春梦想的平台。
木工作坊延伸课程链条
走在长廊上,不时可听到斧凿敲击声,那是木雕专业学生在作业,其间夹杂着轻微的车床转动声,那是木作坊里正在开展研学项目。7月17日,浙江师范大学的3位教授、北京的两女“海龟”还有上海的金领女性,慕名来到市职教中心的木作坊体验木艺。
经过3年培育,木作坊已名声在外。现在木作坊增加到3间教室,分别承接本校学生、小学生和社会人士的体验学习,并专门针对3个群体研发了3个层次的课程。学校同时为王海武设立了党员教师匠心工作室,与邓玉荣的党员教师匠心工作室“双璧联辉”。而建筑专业省特级教师楼江明的传统营造教学空间也入驻木文化长廊,经过空间深度改造后,3位名师的工作室将把木文化长廊提升为“木文化园”。
王海武在木作坊工作情景
王海武的工作室更像是用木工工具装饰起来的茶室,居中一张红榉木制作的茶桌,桌面采取板条四拼工艺,却并未遵循红木家具界当下流行的无缝拼接技法,而是用手指粗细的紫光檀木条拼接,特意放大缝隙感,深浅相映,独具时尚气息。
“哟,这可是北欧性冷淡风呢!”听闻此言,王海武笑了——这张桌子全部采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桌腿能轻松拆卸,方便运输。他说这是从古代家具中得到的灵感。目前,这张桌子已经申请实用专利。“去年,我们3位党员教师联手,研发了3件家具,全部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今年,我们又申报了5件家具,包括1件实用新型、4件外观设计。”王海武搬出去年的3件专利产品,分别是榫卯连接的餐椅、榉木片编织结构的夏凉椅、餐边柜。其中的夏凉椅把榉木切割成条,仿藤编手段编成椅面,克服了传统木制品夏季不透气的弊端;餐椅的椅面用燕尾榫把四截短木与边框连接,构成四个稳定的三角形,放上皮革垫子,虽然椅面底部中空却非常稳固。
以木雕为支点,以木作为辅助,把课程从木雕延伸到木作,涉及家具和建筑,这样的课程体系很跨界。这样的融合,不仅旨在为东阳市的木雕红木家具国家级特色产业培养宽口径人才,也是探索解决产业之痛的方法。王海武认为,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目前有三大欠缺。一是培养机制欠缺,当下只有木雕设计制作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家具设计制作专业,木作坊可以成为家具设计制作人才培养的试验田,通过专业群内的教师互通有无,打通木雕与家具专业融合瓶颈。二是产品链条欠缺,市域内的木雕与红木家具企业分工细致,基本上“各自为政”,导致木雕与家具无法真正融合;市职教中心却可以通过木雕、木作和电商等课程,助力建构完整的产品链条。三是研究氛围欠缺,企业生产多受财务成本限制,因此鲜有可能开展学术研究,学校却可以依托产学研体制,做好木艺专业人才培养、木艺产品研发的功课。
“木作坊、木雕专业和建筑专业融合的这三年,催生了很多木艺品,为打造精致校园提供了强劲动力。”卢干兴致勃勃地说,在挹雅苑、团员读书角、餐厅、会客室等空间,大到家具,小到灯具以及一些摆件,都出自3位匠心教师和他们所指导的学生之手,甚至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也由师生一力承担。他相信这样的培养机制经过深化后,会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宽口径的木艺综合性人才,东阳木雕也有望根沃花烨膏实,不致沦为明日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