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介绍 >> 叹为观止的金银玻璃器,美不胜收的丝路遗珍
金银器大同地区北魏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具有西域风格的金饰较多。
迎宾大道北魏墓葬群M19:11头饰,花冠形。下面中心椭圆和两边桃形周边焊联珠状金珠,内焊椭圆和桃形金托,托内原应嵌有饰物,已脱落。通长5.8厘米,重17.6克。
金头饰、金耳环
迎宾大道M16:30,头饰,金泊捶揲,首圆形,周饰金珠,内为圆形金托,呈花形,长条形带棱箔片与花首焊接成为一体,通长9.2厘米,重1.2克。
金头饰
恒安中心城出土的一对金耳饰(M13:8)。两件耳饰形制相同,均是由环身、侧饰、坠饰、链饰四部分组成。耳饰带链通高14.6~17、去链通高10、宽5厘米。整体錾刻“二龙戏珠(人物)”图案,精美绝伦。环内径4~4.5厘米。环身两侧錾刻的二龙面貌一致,单只龙角上均焊坠小金珠10颗。坠饰高5厘米。侧饰通长6.3厘米。链饰焊接于环身两侧斜上方,下垂,残。长5~12厘米。这件异常精美的耳饰是北魏平城时期丝绸之路物质文化交流的一个代表物。
金耳饰
除了金首饰,还有一类金属牌饰也充满了中亚、西亚风格。迎宾大道北魏墓葬出土金牌饰M16:37,整体近长方形,条形框边饰变形水波纹,框内透雕一走龙。长47~49、宽35~39、厚0.2厘米,重20克。
金牌饰
年11月发掘的大同阳高下深井北魏墓出土的鎏金铜牌饰由双龙首尾相接组成椭圆形,中间站立一人物。
铜牌饰
年8月发掘的大同湖东北魏一号墓出土的鎏金铜牌饰,龙尾与中间人物头发结在一起形成圆环,龙首之上,端坐一化生人。
铜牌饰
一人二兽题材在中亚和西亚地区时代很早时便已出现,直接反映了北魏平城时期金属制做工艺发展程度和一人二兽题材在东西方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玻璃器北魏平城时期出土的玻璃器种类较多,有玻璃珠、玻璃碗、玻璃瓶、玻璃壶、玻璃泡饰、玻璃水注等,还有釉陶壶上镶嵌的玻璃装饰。
玻璃碗
七里村M6:6,玻璃碗,天青色,采用吹制成形,上腹部饰凸弦纹一周。高5.9厘米。
七里村M20:1、2,玻璃瓶,器形小巧,小尖嘴已残损。高5厘米。
玻璃瓶
迎宾大道M16:4,玻璃壶,淡蓝色半透明,器表较粗糙,多气泡。通高15.4。
玻璃壶
迎宾大道M16:8,半球形泡饰,淡蓝色半透明。直径5~5.5、厚0.2厘米。
玻璃泡饰
恒安中心城M13项饰,M13:7。出土时已散乱,但分布十分集中。该项饰由金珠、扁金饰、白水晶、珍珠、玻璃珠组成,共用大小金珠10颗,扁金饰9颗,水晶2颗,珍珠42颗,其中小玻璃珠余颗。小玻璃珠中间穿孔。孔内径0.1~0.13、外径0.15~0.3、壁厚0.1~0.15厘米。
项链
大同北魏墓葬还出土器身肩部堆塑内镶玻璃材质装饰、外饰联珠纹的各种图案的釉陶壶、罐和尊。
迎宾大道M74:2釉陶壶,颈、肩、腹各饰二周凹弦纹,肩部平均堆塑五组莲瓣团花,花心原应镶嵌玻璃材质装饰,现已脱落,施黄褐色釉。残高16厘米。
釉陶壶
七里村M6:3釉陶尊,通体施黄釉,肩部堆塑菱形、月牙形、桃形图案,图案内施玻璃釉,外饰联珠纹,通高32厘米。
釉陶尊
御昌佳园M:2釉陶罐,通体施黄釉,肩部堆菱形、圆形、桃形图案,图案内施玻璃釉,外饰联珠纹,残高21.5厘米。
釉陶罐
恒安中心城出土的米粒大小的玻璃珠在北魏平城时期的其它墓葬中也多有出土。因此可以说《魏书·西域传》载:“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的记载是确凿无疑的。
原文作者:古顺芳文章来源:《收藏家》年3月刊《大同北魏平城丝路遗珍》
《收藏家》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