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优势 >> 1983年宁夏发现神秘大墓,发掘到一半后
年夏末秋初,宁夏固原。一支考古小队来到固原南郊进行一次寻常的勘探工作。
在这里,十几个土堆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这些看似平常的土堆,连当地人也说不清具体出现的时间,好像它们天然就在这里似的。
但是在考古专业的人士眼里,却大有玄机,他们判断这是墓葬堆土,下面很可能有墓葬群!
这个发现让考古队员非常兴奋,他们立刻按部就班开展工作,果不其然,一座神秘大墓出现在众人眼前。
然而,就在考古队员满怀激动的时候,发掘工作的困难却远超出了每个人的想象……
考古队的发掘工作历经艰险,甚至不得不三次撤离现场。其中一次更是险象环生,挖到一半时,满怀信心的考古专家直接仓皇逃命。
最终当地的军分区甚至为此出动了部队,才能让考古工作继续下去……
那么,在这座大墓的发掘工作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危险?而这座神秘大墓又将揭开怎样的考古发现?
(宁夏固原地势图)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要从墓葬群的发现说起。
一、第一次撤离年9月,宁夏博物馆考古队的几个队员按照惯例到固原南郊进行常规勘探。
金秋九月,固原南郊的山区景色正好。植被丰茂,山野盎然。在一片自然风光中,考察队员发现,在南郊的田地里,十几个三四米高的土堆显得格格不入。
当地人对此习以为常,这些土堆哪里来的,也没有人能说清,好像自从老农人的小时候就在这里了,大家就当作寻常土包包看待。
但是,在专业的考察队员眼中,这些“土包包”可不是寻常景色。
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勘探队员当即肯定,这是一处墓葬群!
(宁夏固原南郊墓葬群)
宁夏市文物局当即就派出专家前往现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在现场的勘探队员则多番考量之后,决定从固原南郊深沟村南侧的一座墓葬开始发掘。
因为这座墓葬上面的土堆常年取土,少了三分之一,耗损比较严重。
九月的宁夏还非常炎热,专家顶着日头往村子里赶,现场的队员们连午饭也吃得急急忙忙的,放下餐盒又投入到发掘工作中……意外突然发生!
刚刚还是万里晴空,忽然狂风大作,乌云遮天蔽日,倾盆大雨兜头而来。
雨越来越大,核桃大小的冰雹噼里啪啦砸得人身上生疼!
发掘工作不得不因此中断,所有人紧急躲避这场当地百年不见一次地特大暴雨!
(核桃大的冰雹)
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人心惊,根据当时参加这项工作的队员回忆:“……十几个人没有地方能躲一躲雨,大家就把工作用的麻袋顶在头上……冰雹砸得脑袋嗡嗡响……”。
但是任务在前,考古队员们也来不及多想,等到雨势稍缓,便又开始了发掘工作。
暴雨的冲刷也带走了部分泥土,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一个土洞墓就出现在众人面前。土洞墓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墓型。
这个墓葬的走势也呈现出来,它整体呈现东低西高,东侧较窄,西侧更宽。
(土洞墓)
进入墓室后,发现上方是一个较小的土窑洞。这种典型的土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墓葬类型。
经过进一步探查,考古队员们发现,在这座墓葬的黄土层下面是一条被土遮掩起来的墓道。墓道与地面的夹角大约为20度。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
大概在一年之前,就在这不远的地方,一座被发掘的唐代墓葬就有着这种特别的长斜坡的墓道!
那座墓葬的主人是一个叫做史道德的五品官员。当时发掘那座墓葬时还有一件事尤为蹊跷,在这个唐代官员的墓葬中竟有大量的鎏金铜器、玻璃器皿,甚至还有东罗马金币!
(史道德墓出土的唐代金覆面)
史道德的墓葬中的墓道大概有三十多米长,而这座刚被发现的墓葬的墓道竟有足足42米!
而且,经过进一步发掘,三孔天井出现在众人眼前!古代墓葬中的天井有着特殊的含义。
古人认为,天井是灵魂自由出入的地方。天井的数量也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地位。
42米的长墓道和三孔天井,这其中代表的东西让考古队员们兴奋起来。大家一鼓作气向内探索,很快墓墙上隐隐闪烁的线条引起了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