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东西算是国宝呢?大熊猫是,万里长城也是。不过今天,我们要跟随那志良爷爷来了解的国宝,是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物。那志良爷爷是谁呢?他是咱们国家著名的古器物专家、也是享誉国内外的顶级玉器专家。在故宫还没有被建成博物馆的时候,少年时代的那爷爷就已经进入故宫,参加文物的点查工作了。后来,那爷爷还参与了文物南迁、文物伦敦艺展等一系列重大工作,见证了故宫博物院的诞生与成长。除了进行学术研究,那爷爷还编写了许多著作,推广文物知识。不过俗话说得好,一切要从娃娃抓起。那爷爷专门给小朋友们写了一套认识“国宝”的科普童书。里面不仅有青铜器、玉器、瓷器、竹雕、印章等文物的介绍,还有历代名画的故事、汉字的故事,甚至还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小朋友平常玩儿什么游戏。那爷爷写的故事可比博物馆里干巴巴的介绍有意思多了,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故事从一个普通的“过家家”游戏开始。这天,小闻看见隔壁的小朋友在院子里玩儿请客人吃饭的游戏,就想让妈妈也给自己买一套五彩斑斓的小餐具。姐姐小琳听见了,就说,那种塑胶的玩具不好,我们不如自己做。小闻被勾起了兴趣,立马同意了姐姐的提议。姐妹俩就找来了学校手工课上用过的黏土,捣鼓出了许多锅碗盘匙。小琳又想,老师说过,泥做的东西被火烤过之后就会变得坚硬。就和妹妹一起在地上挖了个坑,找来废报纸和碎木块,一起放进坑里用火点燃,又在火坑上支了个架子,把自己做的黏土餐具放到架子上烤。木块燃烧时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吵醒了睡午觉的爸爸。爸爸跑出家门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小姑娘们竟然在玩火!把火熄灭,又教训了两个不顾安全的小朋友后,爸爸才认真听了小琳和小闻的解释,笑着说,没想到小姑娘们还能当发明家呀。原来,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是像小琳和小闻这样发明出了陶器。最开始,古人用葫芦做的瓢舀水喝。后来,人们发现用山里的黏土做的碗和盘,要比用河边的沙土做的更牢固一些,也比到处找葫芦方便,就开始用黏土制作了大量喝水的、吃饭的器具。有一次,大家围着篝火一起吃烤肉的时候,一个人不小心把自己的泥碗掉到了火堆旁,也没在意,等第二天火堆熄灭后,他发现自己的泥碗不但一点儿没坏,还更坚固了。从那之后,人们就学会了用火烧黏土来加固器具,让它们变得更耐用。再往后,人们又发现了比黏土更结实的材料,那就是金属。爸爸说,根据器具材料的不同,那段历史被划分为好几个时代,最开始是石器时代,慢慢过渡到了青铜时代。听到了自己熟悉的词语,小琳兴奋地说:“我知道!青铜时代的人都是用青铜做东西的!”爸爸点点头,补充道:“也不能说全都是,青铜时代还是有石器和陶器的。”妈妈看父女三个兴致勃勃说了半天,就提议,不如带孩子们去博物馆里亲眼看看古人做的器具。小琳和小闻高兴极了,第二天,她们就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小琳一家最先走进的是铜器陈列室,爸爸给大家介绍,古时候的器具和我们现在用的器具虽然功能差不多,名字却完全不一样,要认识这些器具,还得先知道它们的名字。比如最早的铜锅,叫做鬲。这种锅有三只脚,锅底中间放柴火加热。有了鬲就可以煮东西吃了,但人们还是喝不上热汤,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早期的鬲没有把手,铜锅加热后会变得特别烫,勺子之类的东西也还没被发明出来,就只能等锅凉下来后,再把食物倒出来吃。之后,聪明的人类就给鬲加上了两只耳朵,用一根结实的棍子就可以把锅整个抬起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第二个问题出现了。鬲的三条腿太肥了,不方便加更多的柴火。有人干脆把鬲做成了平底的,在底部接了三条腿,变成了鼎。关于鬲和鼎的演变发展,许多学者认为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可能只有第一个做鼎的人知道了。看着看着,妈妈突然向大家提出了一个疑问:“你们有没有发现,从战国到汉代,鼎的腿越来越短了?”爸爸解答了这个疑惑,那是因为汉代开始有了灶,用灶台里的火加热锅里的东西,锅当然得离灶台近一些,于是,鼎的腿就变短了。古人还发明了其他许多烹饪工具,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想其他的东西。先是在青铜器上做出各种花纹,或者刻上铭文,然后又捣鼓出了青铜做的兵器、乐器。小琳和小闻看得目不暇接,时间也很快就过去了。爸爸答应姐妹俩,下次再来看其他的宝贝。▼这天,小闻在学校里听见一个同学说,他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块“红烧肉”,觉得很奇怪,博物馆里怎么会有吃的东西呢?回家后,小闻赶紧向妈妈求证。妈妈说,那其实是一块玉石,只是因为外表看起来和真的红烧肉很像,被人们起了这么个名字。妈妈答应小闻,周末带她去亲眼看一看这块神奇的玉石。周天的天气好极了,爸爸带着一家人一大早就去了博物馆。小琳听妹妹念叨了一个星期的“红烧肉”,也很好奇。刚走进玉器陈列室,小琳就冲到讲解员身边问:“红烧肉在哪里?”讲解员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陈列柜旁。小琳和小闻马上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感叹。一个说:“这块石头上不仅有肥有瘦,还带着皮呢!”另一个说:“快看,皮上还有毛孔!”这时候,妈妈提了个问题:“你们说,这块石头是天生就长这样的呢,还是人工做出来的?”小闻觉得一定是天然的,不然就不能算是宝贝了。小琳却认为,那么精致的玉石肯定是人工制作的。爸爸说姐妹俩各说对了一半,妈妈打趣爸爸,说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可不负责任。爸爸赶紧解释,他觉得,一定是从前有个雕刻高手,看到一块长得像猪肉的石头,就把它雕刻熏染,让这块石头更像猪肉。而且,这块石头并不会因为经过了人工雕刻就不稀奇了,但凡被叫做艺术品的事物,必须要经过人工,是人赋予了天然材料艺术价值。所以,这件猪肉形石兼顾大自然鬼斧神工和人类智慧创造,是当之无愧的珍宝。看完了油腻的“猪肉”,小闻和小琳转头就看到了一颗青翠欲滴的“大白菜”。为了这颗白菜,两孩子又吵了起来,小闻说,这是染上去的颜色,小琳说这是两种玉石拼到了一起。爸爸这才想起来,竟然忘了给孩子们提前讲解关于玉石的知识,就提议,不如大家先安静地看完,有什么问题等回到家里以后再一起讨论吧。▼晚上,爸爸带着孩子们坐到舒服的沙发上,开始讲关于玉的知识。最初,只要是美丽的石头都会被叫做“玉”,现在,矿物学家们把玉的定位细化了一下,红宝石、蓝宝石、松石一类的石头都不能算作是玉,只有翡翠、白玉、碧玉、黄玉、青玉、墨玉可以被称为玉。其中翡翠属于硬玉,其他玉都属于软玉。小闻问爸爸,软玉是不是很软呢?爸爸说,你以为软玉像牛皮糖那样软吗?不是的,这两个名字的差别其实是英文翻译的问题,软玉和硬玉的硬度其实相差不是很大,用钢铁做的小刀基本都刻不动它们。那么玉是从哪里来的呢?爸爸问孩子们,假如我们家要盖房子,需要用很多很多的石头,要到哪里去找呢?小闻说去河边捡,小琳说去山上凿。爸爸说,两个小丫头的回答加在一起就是正确答案了!中国产玉的地方有两处比较有名,一个是新疆,一个是云南。新疆产软玉,云南主要产硬玉。不过这可不是说玉在这些地方就随处可见了。有时候在河道里找很久都不一定能找到一块玉,产玉的山也都很高,人们发现玉石后,要么是让它自己滚下山,要么就是用绳子系好,缒到山下。因为玉石难得,所以它就变得很珍贵了。但是玉石那么硬,得到玉石后,人们要怎么处理呢?爸爸问小闻,老师有没有说过,在石器时代,没有先进工具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制作石斧、石刀这些东西的呢?小闻说,是用石头打石头、再用石头磨石头做成的。爸爸接着说,可以再详细一点,先用硬的石头敲打比较软一点的石头,再把成型的石器放到硬石头上去磨擦,就会变得很锋利了。雕刻玉石也是这样的道理,虽然玉石很硬,不过还是有比玉石更硬的石头。雕刻玉石的玉工把它叫做“解玉砂”。最早用来打磨玉石的机器叫做“砣机”。然而,要雕刻一件玉石成品步骤可多了。首先要解玉,把一块大玉石分解成适合的大小。这一步需要两个人,把玉石放到两人中间的凳子上,玉石上悬挂着一把装有解玉砂的壶,两人拿着固定住玉石的工具,来回拉曳,像锯木头一样把玉石锯开。然后就需要把玉放到砣机上琢磨成型了,这一个步骤需要玉工非常耐心,一件器物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天才能完成。如果这个玉器要做成瓶子、罐子之类的,就要把玉石中心掏空,这时候,砣机上的砣就要替换成一种圆筒状的锥,用它把玉器的肚子掏空。最后雕花的时候,要用一种装了金刚钻的锥,如果要调活环,还要用上一种叫锼弓子的工具,慢慢地把玉环锼出形状来。了解了这么多和玉有关的知识后,一家四口再次来到了博物馆。这回,小琳和小闻就知道那颗“翠玉白菜”有多珍贵了。爸爸补充介绍了一下,这类玉器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巧作”。只有当适当的材料遇到富有巧思的玉工,才能制作出一件精品。这样的藏品,博物馆里还有一件,叫做“玛瑙福寿笔洗”。笔洗是古人写毛笔字时用来装水洗笔的器皿。这件巧作用的是一整块的玛瑙。大家知道,一块玛瑙上常常不止有一种颜色。做这件玉器的工匠把玛瑙上白色的部分雕刻成了祥云和蝙蝠,红色的部分雕成了桃树。桃子意味着长寿,蝙蝠代表福气,所以这个笔洗就被叫做“福寿笔洗”了。玉器陈列室被分成了两个隔间,一间展出的是新玉,一间展出的是旧玉。顾名思义,新玉的历史没有旧玉的长,新玉中多是精雕细琢的器具,旧玉里大部分是礼器。古时候朝廷任命官员,会发给他一块玉圭,用作身份证明,不同等级的身份,玉圭的长度也不同。比如皇帝用的叫镇圭,长一尺二寸;公爵用的就叫桓圭,长九寸,依次递减。除了彰显身份地位,不同形状的圭还有不同的作用呢。琰圭的头部向下凹,两旁有两个尖角,它的作用是惩罚在外犯了错的官员。与之相对的叫琬圭,琬圭椭圆形,全身光滑没有棱角,如果外派的官员表现良好,朝廷就会派人拿这个圭去褒奖他。虽然旧玉颜色不如新玉鲜艳,但是小闻说,她还挺喜欢旧玉的。因为旧玉看起来很优雅,像有气质的大姐姐一样。▼学习了那么多关于青铜器和玉器的知识,小朋友们也很累了,一起来看个有趣的故事吧。这个故事隐藏在一幅精美的古画背后,如果你不先做足了功课,去博物院里参观的时候就只能两眼一抹黑,看着画面上精致的人物,却不能体会它的内涵。这是很可惜的。图上有四个人,一头牛。其中两个一看就是随从,另外两个人仿佛在说话,在说话的一个人还显得很恭敬的样子。这些都是什么人?他们在说什么事情呢?让我们穿越到事发当天。西汉时期,有一位丞相叫邴吉,做事公道又谨慎,常常为黎民百姓着想。有一天,他在路边看见一头牛不停地在喘气,就去问牛的主人,为什么这头牛喘得那么厉害?结果这一问引发了其他百姓的不满。原来,在离那头牛不远处,正好有很多人在打斗,好几个人受伤躺倒在地。堂堂丞相竟然视若无睹,不仅没让人去救治伤员,还专门去关心一头牛,难道说人还不如一头畜生重要吗?大伙儿争论得喋喋不休,有位老人站出来为丞相说话,他觉得丞相那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大家不能因为不了解真相,就说丞相坏话。于是大家派了一名代表,去问丞相,为什么不去关心打斗受伤的人?邴吉回答说:“处理百姓斗殴,是地方官的职责,我虽然是丞相,但不能越位去管别人的事情,我的职责是处理国家重要的政事。”那人又问,牛喘怎么就算是国家政事呢?邴吉说:“当然是!刚才我问牛的主人:‘这头牛走了多远的路?’如果赶着牛走了很远,牛喘一喘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如果仅仅走了很短的路,牛就喘成这样,那就有大问题了。”“现在是春天,我们耕田需要牛,牛如果不健康,就会影响大家的生活。所以看到牛喘,我就需要确认一下,是一头牛这样,还是每头牛都这样。如果是很多牛都出现了这样的毛病,就需要通知地方官吏给牛治病,牛健康了,才能替大家耕地。大家有了好收成,才能吃饱穿暖,这难道不是国家大事吗?”一番解释后,大家都明白了丞相的良苦用心,“丞相问喘”的故事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到了宋朝,一位画家把这个故事画了出来,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所以,博物馆就在这幅画旁边贴了个小标签,写着“宋人《问喘图》”。▼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种稍微有点儿冷门的文物——竹雕。虽然咱们的祖先从石器时代就开始利用竹子做器物、盖房子了,但是竹子在北方不太容易存活,而且竹雕工艺品大多是小型的器物,制作成本高,销量不太好,也不容易长时间保存。种种原因影响下,就导致它不如其他文物出名了。留存至今的竹雕,宋元以前的作品非常少。最久远的一件是在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制作的竹胎圆漆盒三件,其中一件雕刻有三足兽,可惜已经辨认不出兽的详细形态了。竹雕在明清时期比较受文人欢迎,文人觉得这是一种雅趣。竹雕艺术兴起,技术自然是日新月异,由于雕刻方法不同,还分成了两大主要派系,分别是“深刻”与“浅刻”。主张深刻的,以嘉定派势力最大。为什么叫嘉定派呢?因为这一派的创始人是江苏嘉定县的,现在已经算是上海市人了。他叫朱鹤,是一位文学修养很好的艺术家。他觉得“深刻”能让图像里的人物、树石、器物更有立体感。然而他性情孤洁,除了书画名家、文学家,不太和外人来往,也不轻易动手做竹雕,所以他传到后世的作品很难找得到。朱鹤的儿子叫朱缨,继承了父亲的技术。《对山书屋墨余录》一书里,记载了他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能,说他:“尝仿唐吴道子画,镌刻罗汉像,作念珠一串,其刀锋细若蚊睫,无不须眉欲动,各具情态。”一串念珠有颗,每一颗直径不过一厘米,在那么小的竹子做的珠子上,朱缨还能把罗汉像刻得栩栩如生,可见他的技术有多高超。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收藏了一件朱缨的竹雕作品,是一个笔筒,上面刻了一幅“王羲之书扇图”。讲的是王羲之在一位老婆婆卖的扇子上写字,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在自己的扇子上“搞破坏”,本来还挺生气,结果没想到,扇子一会就全被抢完了。主张“浅刻”的第一人叫濮仲谦,由于他是南京人,所以他这一派也被叫做“金陵派”。可惜的是,如果想看他的作品,只能飞去遥远的美国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里收藏了一件他的作品:一位“高士”坐在松树荫下,后面围绕着一块大石头,看起来很是悠闲。这件器物没有具体的用途,是专供赏玩的。总的来说,不论什么竹雕派别,文人们最喜欢雕刻的器物是一种叫臂搁的东西。你猜,臂搁是做什么用的?看字面意思是放手臂的板,但是具体在什么时候用呢?答案是写字作画的时候。臂搁其实是一种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古人垫着臂搁书写,也会使手腕非常舒服。▼看了那么多文物,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博物馆就像是我们的记忆储藏中心。不论是残缺的竹简,还是沉重的鼎,这些用玻璃罩子保护起来的东西不单只是陈年古物,它们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它们是我们和先祖对生活、对历史的共同记忆。博物馆里还有许多的宝贝,在等着你去了解。看完了那爷爷写的书,记得去博物馆里逛一逛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