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玻璃 >> 工艺玻璃市场 >> 又见现代水杯像就算了,1300年前玻璃杯
年10月上旬,西安一帮民工联合考古队,用一周时间,连续发现价值连城的唐朝中期宝藏。
从挖出的两个大罐子,掏出的东西令人咂舌——金碗、金盆、金龙、金钱、金杯、银壶、银盒、银杯、银盘、玉带、水晶杯、玛瑙杯……
这一大堆宝贝,从品类上,几乎涵盖人们所知的全部古代宝藏。更令人难解的,是惊喜在不断扩大,意外时不时闪击人们的脑门——其中,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鸳鸯莲瓣纹金碗……不仅是国宝中的国宝,而且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
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鎏金舞马衔杯纹仿皮囊银壶等最后统计,此次挖掘金器总重量约30斤,银器约斤。
后来,在这堆金银中,还意外发现一个凸纹玻璃杯,从年代和稀有性判断,这个唐代杯子也堪称国宝。
唐代怎么会有玻璃杯?
如果说起杭州出土的战国水晶杯,很多人或许已不陌生。年,也就是凸纹玻璃杯出土20年后,杭州挖出一个战国晚期水晶杯,与现代玻璃杯几乎一模一样,以至很多人看到它,都觉得难以置信,怀疑藏有什么猫腻。
而早20年出土的这只唐代凸纹玻璃杯,又是怎么回事?
据测量,该玻璃杯高约10cm,下细上粗,口径约14cm,底径约10cm,平底敞口,杯壁向下斜收,杯口外翻圆唇,唇下一圈凸纹,杯子外壁设计8组圆环纹饰。
杯子给人的整体印象,功能和艺术美兼具。而最值得称奇的,尤其是外壁8组圆环纹饰,一组3个,上下排列,环绕外壁一周,起着增加摩擦力,防止手滑掉地上摔碎的作用。
如果不是这样,有人会想,手一滑,屏风后出来一对刀斧手,该如何是好,还是牢靠点妥当。所以,又进一步设计成上粗下细,拿在手里,更不容易滑落了。
此外,8组圆环纹饰还有一个作用,可能大家难以想到,就是喝热茶时,拿起来能避免烫手。同时,圆环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刚好指头肚能扣住,这样杯子既可整体掌握,也能采用指夹,多一种方式,在不同场合,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从中可以窥见商业思想的端倪。
年前的生活器具,能够体现出如此美妙的设计思想,颇令今人费解。
那么,在当时落后的工艺条件下,凸纹玻璃杯怎么做成?又是从哪里来?
化学分析发现,杯子材料为钠钙,与波斯地区(今伊朗一带)萨珊王朝的玻璃器皿一样。
公元3世纪至7世纪的萨珊王朝,率先发明玻璃制作工艺,成为当时地球上最先进的玻璃技术及器皿产区,影响着全世界。借助丝绸之路的便利,这些本来供给萨珊贵族的玻璃器,开始输进唐朝。
因为极少,古代玻璃比金银、玉石、琉璃、水晶还要贵重,属于稀有珍宝,传入我国后,同样限量优先供应皇帝、贵族和寺院使用。
从这批出土宝藏及时间看,因属皇家御用物品,该玻璃杯很可能是当时波斯使者专门进贡给唐德宗李适的。
既然进献威名赫赫的大唐皇帝,该凸纹玻璃杯也体现出相当成熟老道的制作技术,整体吹制成型。紧接着制作外壁腹部8组圆形凸纹,先挑出融化玻璃条,趁热帖压于杯身。制作流程要求眼疾手快,一气呵成。没有10年以上功力,恐怕难以办到。
唐朝玻璃器较多,主要来自西亚,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进入国内被奉为珍宝,仅限特定阶层使用,因易碎,现代考古能发掘到实属罕见。
从出土地域看,分布广泛,我国浙江、内蒙、陕西、甘肃、河南等都有实物,国外韩国、日本也均有大致同期玻璃器被发现。